2020年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

仪器信息网讯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显得格外的不平凡。如今,2020已然定格在历史的画卷中。回顾这一年发生的食品安全热门事件,每一件都让我们记忆犹新,每一件也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1、新冠病毒肆虐 “三文鱼”、“冷链食品”登上热搜 

 

2020年,不得不提的就是新冠疫情。2月份武汉疫情的爆发,曾给每个人心中留下一层阴影。然而,就在人们以为疫情就要慢慢结束的时候,6月北京新发地则再次连续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从最终溯源结果来看,本轮新冠病毒来源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三文鱼”也随之登上热搜。受此影响,全国多地商超、餐厅连夜下架三文鱼。同时,全国农贸市场、餐饮等场所及物流环节集中展开消杀。随后,频频爆出的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事件令不少人谈“冷”色变,冷链食品的检测和食用问题也备受关注。 

 

针对于此,政府部门接连出台相关规定。如1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研发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时对接各地追溯系统,快速确定产品流通路径和影响范围,提升排查处置效率,为疫情防控争取主动;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明确进口冷链食品装卸运输过程防控要求和消毒要求、从业人员安全防护要求及应急处置要求;此外,北京、上海等多地政府也制定相关规定,来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2、国际粮价上涨,国内多地出现囤粮现象,两部门回应相关问题 

 

受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影响,今年年初,多个粮食出口国宣布暂时禁止粮食出口,一时间,国际粮价出现上涨,使得部分地区出现屯粮状况。由此,关于是否会出现“粮食危机”的讨论甚嚣尘上。 

 

针对于此,4月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 

 

尽管国内粮食充裕,但我们还是要向浪费粮食的行为说“不”!对那些暴饮暴食的吃播,我们也要说“不”!毕竟传承中华民族的勤俭节约之风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3、星巴克、肯德基推出人造肉产品 

 

今年,“人造肉”话题依旧火热。5月,星巴克、肯德基、喜茶、必胜客、雀巢、百草味等多家餐饮食品企业,纷纷展开“豆”争,入局人造肉。 

 

6月3日,肯德基中国在上海、北京、杭州和成都四个城市的五家餐厅启动了第二轮“植物肉”公测。 

 

7月1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宣布将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销售其“人造肉”汉堡肉饼,标志着该公司进入中国大陆的超市,消息一出, Beyond Meat盘前涨近10%。 

 

近期雀巢在亚洲的第一条植物基生产线也在天津正式完工并投入生产运营,这让业界对植物基产品在2021年餐饮渠道的推广充满想象。 

 

虽然从2019年以来人造肉赛道一直热度不减,但目前人造肉行业仍处于市场培育期,除了价格普遍高于传统肉类,在口感方面,人造肉产品目前还不能模仿骨头、筋膜等的口感。未来如何通过创新实现规模化降低成本,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镉大米”重出江湖 

 

今年4月,云南邵通销毁近百吨问题大米,其中多为镉超标。据悉,被销毁问题大米系厂家早前从湖南益阳购入,涉及生产7家生产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7家涉事企业被立案调查。同时,益阳市相关部门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明确全市大米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和执法办案力度,切实把住粮食流向市场的“出口关”。 

 

5、“固体饮料”冒称特医奶粉 湖南郴州又现“大头娃娃”事件 

 

今年5月,湖南郴州再次惊现“大头娃娃”!据相关媒体报道,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经医院确诊这些患儿均为“佝偻病”,且证实都食用了一款同名的“倍氨敏”的“特医奶粉”。 

 

据了解,此次事件中孩子服用的产品本为蛋白固态饮料,却被误导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但实际上该产品的营养素指标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并不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此次事件完全是经销商为扩大产品销售,对产品性能作夸大宣传的欺诈、误导消费的事件。  

 

6、过期面包做汉堡、养海参放敌敌畏 3·15晚会曝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2020年7月16日晚,受疫情影响推迟多日的3·15晚会在央视播出。晚会曝光了山东即墨养海参整箱投放敌敌畏、南方海参冒充北方海参等问题,晚会一经播出即引起一片哗然。根据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敌敌畏的使用范围并不包括海参养殖。很显然,山东即墨部分海参养殖户违规使用了农药。 

 

同时,晚会上还曝光了汉堡王门店里制作汉堡时使用过期面包制作汉堡,随意更改鸡腿排的保质期的案例。有记者发现,汉堡王员工在制作过程中偷工减料,少放西红柿、芝士等原料。更严重的是,门店存在员工修改食材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的面包、鸡腿等食材的行为。很显然,汉堡王的这种做法欺骗了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同时这也是对消费者健康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过期面包、抗生素?3.15晚会再爆食品安全隐患 

 

7、海底捞被爆“大肠杆菌门” 

 

今年,海底捞频频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1月,陕西宝鸡的海底捞店铺内,有顾客称在火锅汤底发现烟头;7月12日,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有消费者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7月14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一期不合格食品通告显示,海底捞火锅富春新天地店使用的1批次筷子检出大肠菌群,网友直呼突然感觉就“不香”了。 

 

随后,海底捞方面公开回应称,经过对该门店从筷子清洗、储存、转送至前厅、前厅储存过程进行全流程排查分析,基本判定为筷子储存过程中导致。目前引入新技术设备筷子清洗机,通过验证消毒效果良好,已启动推广计划,力求系统性解决问题。作为一家知名企业,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事实上对其是一种消耗。也希望所有的餐饮机构能不忘初心,坚持把控好品质,真正把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放在心上。 

 

海底捞被曝“大肠杆菌门”,让细菌无处可逃,这份仪器清单请收好 

 

8、酸汤子事件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引发食物中毒。 

 

据悉,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根据后续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该事件被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近年来,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老一辈人,有着很多自以为美味但又不科学的饮食习惯,这次酸汤子中毒事件,也算是给大家上了沉重的一课。 

 

鸡西美食酸汤子致9人死亡!米酵菌酸检测仪器有这些 

 

9、网红辛巴在直播间带货燕窝被质疑为糖水事件 

 

今年11月,因在直播间售卖的燕窝被质疑为“糖水”,网红主播辛巴团队疑似售假事件引发关注。 

 

据了解,有网友在网上曝光称在辛巴直播间买到的燕窝实为糖水,此说法被辛巴团队矢口否认,而随后有人提供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则该直播间所售燕窝的蔗糖含量高达4.8%,并推断该款产品的工业成本不超过1块钱一份,产品“就是糖水”。随后,辛巴针对此事发声,承认自己宣传时夸大其词,并且会将已经售出的商品全部召回。最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直播公司作出罚款9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燕窝销售公司作出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 

 

明星、网红带货已经成为2020年度一大热点。受“疫情”影响,国人之间的交互现实场景减少,网络视听数据急剧增加。一时间国内出现了众多的带货明星和网红。而辛巴事件撕开了直播带货的隐秘角落:在网红生态快速崛起的今天,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该如何保证?

来源:仪器信息网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